据事件影响范围、程度,决定是否增调有关专家、人员、设备、物质前往现场增援。
5.6.1各应急小组根据现↘场调查和查阅有关资料,向应急领导组提出污染处置方案。
5.6.2对造成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小组需测量流速、流量,估算污染物转移、扩散速率等。
5.6.3迅速联合当地环境监察人员对事件周围环境(居民住宅区、农田保护区、水流域、地形)和人员反应作初步调查。
应急小组要对污染状况进行跟踪调查,根据监测数据和其它有关数据编制分析图标,预测污染迁移强度、速度→和影响范围,及时调整对策。每24小时向应急领导组报告一次污染事件处理动态和下一步对策(续报),直至突发环境事件消失。
污染警报解除由应急领导小组根据监测数据报应急领导组同意后发布。
全程详细记录污染事件过程、污染范围、周围环境状况、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途径、危害程度等内容,调查、分析事件原∏因。尽可能采用原始的第一手材料,科学分析确定事件责任人。
污染事件处理完毕后,及时归纳、整理,形成总结报告,按照一事一卷要求存档备案,并上报有关部※门。
根据枣庄↑华润纸业有限公司生产工艺、排污情况及环境污染物隐患情况,突发环境事件类型如下:
(1)火灾:废纸原料、成品纸和柴油及液氨泄漏遇明火突发火灾。
(2)环境风险物质泄漏:公司涉及的环境风险物质有硫酸、液氨和柴油,突发泄漏,造成周边环境ξ污染,伤害人身。
(3)废水直排或超标︽排放:公司污水处理厂出现事故,造成废水不经处理或超标排出,致使下游新薛河污染。
(4)废气直排或超标排放:公司锅炉烟气治理设施出现故障,造成烟气不经处理或超标排放,致使周边大气受到污染。
①设计充足的备用系统,一旦发生故障,随时启∏用备用系统。
②设计自动监测、报警系统,便于操作人员及时观察、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③设计紧急切断及紧急停车系统,避免事态扩ξ 大,减少损失。
④设计防火、防爆、防中毒等¤处理系统。
①制定设备设施责任人制度。
②制定设备设施定期巡检制度。
③制定严密管理考核制度。
以“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指导思想,建立安全、及时、有效的污染综合预防与控制体系,确保事故状态下的污水全部处于受控状态,事故废水得到有效处理后达标排放,防止对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企业预防与控『制体系划分为三级,分别为:
(1)围堰设置
根◣据围堰内可能泄漏液体的特性,在围堰内设置集水沟槽、排水口作为导流设施,并在集水沟槽、排水口下游设置集水封井。
围堰外设置阀门切换井,正常情况下雨水排水系统阀门关闭;初期雨水排入雨水收集池,然后泵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清净雨水排入雨水排放系统。切换阀门操作设置在地面。
参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罐区设置围堰。
(2)防渗措施
厂区内一般区域采用水泥硬化地面,装置区、有毒有害物料储存区、净水厂、事故水池等区域重点防渗,并完善废︼水收集系统。为防ω止管道内污染介质渗出而污染地下水,主装置的正常生产排污水、设备渗漏和检修时的排水管道采用管架敷设;围堰内集水沟槽做防渗处理;所有检查井、水封井和排水构筑物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做防渗漏处理;在污水排水管与检查井及构筑物连接的地方采用防渗漏的套管连接,管道与管道的连接采用柔性的橡胶圈接口。
一般固体废物贮存场所防渗效果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①制标准》(GB18599-2001)。
若净水厂出现故障,生产必须立即停止生产。事故水池的容积按照正常生产时3小时的污水产生量计,并考虑1.2的安全系数,确定事故水池的容积为2000m3,能够满足《制浆造纸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11-2012)中“6.4.6.1 事故池有效容积应能接纳最大一次事故排放的废水总量”的要求。
事故状态下产生的废水、废液收集到事卐故水池中,并设置消防水收集系统收集消防水,同时应准备必要的设施确保事故状态下能及时封堵厂区内外流地沟或流水沟,切断排放口与外部水体之间的联系,防止污染介质外流扩散▅造成水体、土壤的大面积环→境污染。
当生产区发生重大生产事故,一、二级预防与防控体系的围堰、事故水池无法控制污染物料和污染消防水时,立即关闭在厂区污水排放口和雨水排放口设置的阀门,废水暂存于厂区内的污水管网、净水厂调节水池内,确保事故废水不流至厂外。
1)在原料堆场及成品仓库内禁止堆放可燃、易燃↑性物质。
2)在原料堆场、成品仓库、柴油罐区、液氨罐区禁止明火作业。
3)日常操作人员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定工作。
4)在成品仓库内安装火灾报警装置。
公司涉及的环境风险物质有硫酸、液氨和柴油,各风险物质主要理化性质及防控措施见表6.1~6.3。
表6-1 硫酸的理化性质、危险特性及应急防范措施
中文名称 |
硫酸 |
英文名称 |
Sulfuric acid |
外观〒与性状 |
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 |
别名 |
--- |
分子式 |
H2HO4 |
分子量 |
98.08 |
危险标记 |
酸性腐蚀品 |
熔点 |
10.5℃ |
相对密度 |
1.83(水=1);3.4(空气=1) |
沸点 |
330℃ |
溶解性 |
与水混溶 |
稳定性 |
稳定 |
主要用途 |
用于生产化学肥料,在化工、医药、塑料、染料、石油提炼等工业也有广泛的应用。 |
燃烧分解产物 |
氧化硫 |
UN编号 |
1830 |
侵入途径 |
吸入、食入 |
CAS NO. |
7664-93-9 |
毒性 |
LD50:2140mg/kg(大鼠经口);
LC50:510mg/m3 2小时(大鼠吸入);320mg/m3 2小时(小鼠吸入) |
危险特性 |
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具 有强腐蚀性。能腐蚀绝大多数金属和塑料、橡胶及涂料。 |
健康危害 |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对眼睛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至溃疡∑ 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和声门水肿、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
灭火方法 |
砂土。禁止用水。消防器具(包括SCBA)不能提供足够有效的〓防护。若不小心◎接触,立即撤离现场,隔离器具,对人员彻底清污。蒸气比空气重,易在低处聚集。储存容器及其部件可能向四面▼八方飞射很远。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在安全防爆距离以外,使用雾状水冷却暴露的容器。 |
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食入:误服者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 |
防护措施 |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
泄漏应
急措施 |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
表6-2 液氨危险有害特性及安全技术情况
中文名称 |
氨 |
别名 |
氨气、液氨 |
外观及性状 |
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
侵入途径 |
吸入 |
分子式 |
NH3 |
分子量 |
17.03 |
相对密度 |
0.82(水=1);0.6(空气=1) |
沸点(℃) |
-33.5 |
熔点(℃) |
-77.7 |
溶解性 |
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
主要用途 |
用作制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 |
稳定性 |
稳定 |
物质危险类别 |
第A2.3 有毒气体 |
危险标记 |
6(有毒气体) |
蒸汽压(kPa) |
506.62(4.7℃) |
CAS.NO. |
7664-41-7 |
UN编号 |
1005 |
危险货物编号 |
23003 |
毒理学数据 |
LD50350mg/kg(大鼠经口);
LC501390mg/m3,4小时,(大鼠吸入) |
毒性分级 |
低毒类 |
危险特性 |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Ψ 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
健康危害 |
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
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ㄨ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防护措施 |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
泄露
应急处理 |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15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
灭火方法 |
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
表6-3 柴油危险有害特性及安全技术情况
中文名称 |
柴油 |
英文名称 |
Diesel oil |
外观及性状 |
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 |
侵入途径 |
吸入 |
相对密度 |
0.87~0.9(水=1) |
沸点(℃) |
282~338 |
熔点(℃) |
-18 |
闪点(℃) |
38 |
引燃温度(℃) |
257 |
主要用途 |
用作燃料 |
危险特性 |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
健康危害 |
皮肤接触可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其雾滴或液体呛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
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尽快彻底洗胃。就医。 |
防护措施 |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
泄露应急处理 |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灭火方法 |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
为确保烟气达标排放,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①设计充足的备用系统,一旦发生故障,随时启用备用系统。
②设计自动监测、报警系统,便于操作人员及时观察、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③设计紧急切断及紧急停车系统,避免事态扩大█,减少损失。
④设计防火、防爆、防中毒等处理系统。
如果仍不能满足要求,则要求锅炉停运,生产车间停机。
(1)人员选择和培训:生产工人必须经过考核录用,认真培训。认真学习工艺生产技术、安全生产要点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熟悉生产原辅料及产品日常防护、急救措施以及泄漏处理和灭火方法,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2)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工艺操作规程。
(3)制定巡检和维修方案:设备腐蚀和振动检查规定;机械设〖备检修计划,防止超期服役≡。
(4)按不同性质分别建立事╲故预防系统,监测和检验系统,公共报警系统。设置应急救援设施及救援通道、应急疏散及避难所。
(5)加强管理工作对预防事故起重要作用,工厂设计、工艺设计和工艺控制监测等必须纳入预防事故的工作中。
(6)提高操作管理水平,严防操作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在开停车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7)对厂区内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重点部位进行必须的安全监督。
(8)事故水收集系统。事故废水收集入事故水池中,送废水处理系统处理⌒ 。
(9)在事故水池底部设有集水坑,同时设置混合装置、液位控制和报警装置。
(10)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制定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以及切实可行的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地区环境风险防范联动机制,宣贯@ 到全体员工,并进行必要的演练,以保证应急预案有效可行,在风险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失减至最小。
(1)岗位人员立即紧急停产,同时拨打电话119,组织人员接好消防水进行灭火,消防队到达后,协助消防队进行灭火。若有人员伤亡,立即将伤员紧急送医务室急救或通知医务室人员赶赴现场。
(2)将产生的消防水引入事故水池,如火灾较严重,产生的╳消防水已达到事故水池75%时,有可能出现消防水外排,应立即向区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在区应急指挥中心的指挥下对出厂的废水进行拦截和处理。
(3)火灾发生后,立即切断电源,有关领导应有组织的,将有关人员撤离现场,按照有关要求,进行灭火,并及时通知下风向人员,及时撤离,或做好安全防护。
(4)现场作业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具进行作业,加强监护,严禁单独行↘动。
(5)现场安全后,及时进行设备维修,恢复生产。
相关生产车间立即通知调度,由调度向净水厂报告车间排水的流量及总水量,净水厂接到报告后,立即分析当前净水厂运行状况,若在设计处理负荷内,则提高进水流量,再多余的水进入事故池,至事故池液位50%时,生产车间降低相关排水设施,如不能实施,则生产车间立即停机,车间故障排除★后,正常开机。
(1)现场操作工发现设备损坏而影响净水厂开机时通知当班班长,当班班长联系设备人员进行察看,维修。如果损坏的设备在3h内能修复(生产车间最大排水量625m3/h,集水池平时空余容积2000m3),则立即停机维修,修好后开机,这样不会影响生产车间运行,生产废水也不会直接外溢。
(2)如果损坏的设备不能在3h内修复,则班长立即通知净水厂负责人,由净水厂负责人及时通知应急领导组组长。组长在接到通知后应立即通知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组其他成员。领导组成员在接到通∮知后20分钟内必须到达净↓水厂办公室集合,及时分析当前情况,作出处理意见。各小组成员要按职责分工,立即开展工作。生产车间要在3h内停机,尽快停止各部位往净水厂来的水源。热电部做好因生产车间突然降低用电、用汽负荷的调整工作;设备部做好净水厂损坏设备的抢修工作;净水厂损坏设备修复后,净水厂进行」开机运行。
(3)待净水厂㊣正常运行,经监测外排出水达标后,再由计调部协调生产车间正常开机。
6.3.3 废气治理设施故障不能及时处理锅炉烟气时的应急措施
1、静电除尘器故障应急措施
(1)运行方式:锅⊙炉正常运行时,静电电除尘Ⅰ、Ⅱ、Ⅲ电场投入运行除尘效率为99.5%。
(2)当静电除尘器三个电场的其中一个电场故障退出时,应立即汇报锅炉班长,司ζ 炉应降低负荷的20%运行。
(3)当静电除尘器三个电场的其中两个电场故障退出时,应立即汇报锅炉班长,司炉降低█负荷的50%运行。并汇报←值长主任做好停炉准备,当两个小时内不能投入运行时,应停止锅炉运行。直至静电除尘器修复投入为止。
(4)当静电除尘器三个电场的其中三个电场故障退出时,应立即汇报☆值长及主任经理并停止锅炉运行,值长通知调〒度,电厂紧急停炉,造纸车间停机。直至静电除尘器修复投入为止。
2、布袋除尘系统故障应急措施
(1) 运行方式:锅炉正常运行时,布袋除尘◇器16个室投入运行,除尘效率为99.8%。
(2)当布袋除尘器4个气室不能投入≡运行或气室前后差压超过1200KPa时,应立即汇报锅炉班长,司炉应降低负荷25%运行。
(3)当布袋除尘器有8个气室不能投入运行或除尘前后差压超过1500kpa时,应立即汇报锅炉班长,司炉应降低负荷50%运行。并汇报值长及主任●经理做好停炉准备,当两个小时内不能投入运行时,应停止锅炉运行。直至布袋除尘器修复投入为止。
(4)当布袋除尘器全部不能投入运行时,应立即汇报值长及主任经理并停止锅炉运行,值长通知调〖度,电厂紧急停炉,造纸车间部分停机。直至布袋除尘器修复投入为止。
3、湿式电除尘器故障应急措施
(1) 运行方式:锅炉正常运行时,湿式电除尘器一个电场投入运行,另一个备用,除尘效率为90%。
(2)当湿式电除尘器一个电场不能投入运行时,应立即投入备用电场运行。
(3)当湿式电除尘器两个电场不能投入运行时,应立即汇报值长,锅炉应降低负荷50%运行,值长通知调度,造纸车间部分停机,直至烟尘不超标,并汇报值长及主任经理。直至湿式电除尘器修复投入为止。
(1)运行方式:锅炉正常运行时,脱硫系统两台循环泵运行,一台备用,脱硫效率为95%。
(2)运行中若有一台循环泵及所属循环管路出◣现故障,应▅立即启用备用泵。
(3)当两台循环泵出现故障,应立即汇报锅炉班长降低50%负荷运行,并紧急抢修,同时汇报值长主任做好停炉准备。
(4)当三台循环〓泵同时出现故障,脱硫塔内温度升高,应立即开启喷水减温水阀进行降温,同时汇报值长及主任经理并停止锅①炉运行,值长通知调度电厂紧急停炉,造纸车间停机。直至循环泵修复为止。
(1) 运行方式:锅炉正常运行时,脱硝系统正常运行,各项参数都在标准控制范围内。
(2)当脱硝系统出现故障,应↘立即停运脱硝系统,同时汇报值长及主任经理并停止锅炉运行,值长通知调度,电厂紧急停炉,造纸车间停机。直至脱硝系统修复为止。
公司所涉及的环境风险物质应急处置措施见本预案第6.2.5 环境风险物质风险防范措施中 表6.1~表6.3。
各部门要组织开展对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突发环境事件的普查,建立突发环境事件数据〇库。加强对污水→处理、废气治理等各个环节的日常管理和安全防范工作,明确职责,严防各种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
应急处理人员需根据现场情况,穿好防护服、防护靴,戴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必要的防护设施,确保人身安全后,才能进行应急处理工作。
公司生产现场、净水厂、仓储部、安保部、应急物质储㊣备库等都配有相应的应急物质。具体见表8-1.
表8-1 应急物质配备表
物资名称 |
所在物资库名称▽ |
物资状态 |
物资用途 |
数量 |
备注 |
编织袋 |
仓库1 |
备用 |
装砂堵水 |
1000条 |
|
灭火器 |
生产车间▃现场 |
备用 |
灭火 |
902个 |
|
室内消※防栓 |
生产车间现场 |
备用 |
灭火 |
328个(配328节消防带) |
|
地上消防栓 |
生产车间现场 |
备用 |
灭火 |
90个(配249节消防带) |
|
硫化氢报警仪↘ |
安保部 |
在用 |
监测硫化氢浓度 |
2台 |
|
防毒面具 |
安保部 |
在用 |
在有毒环境中佩带 |
8个 |
|
废水监测仪器 |
净水厂化验室 |
在用 |
监测水质 |
10台 |
|
灭火防护服 |
应急物质□ 储备库 |
备用 |
防护 |
20套 |
|
灭火ξ防护靴 |
应急物ξ 质储备库 |
备用 |
防护 |
20双 |
|
灭火防护手套 |
应急物质储〓备库 |
备用 |
防护 |
20双 |
|
灭火防护头盔 |
应急¤物质储备库 |
备用 |
防护 |
20个 |
|
消防水带 |
应急物【质储备库 |
备用 |
灭火 |
44节 |
|
消防枪头 |
应急↙物质储备库 |
备用 |
灭火 |
20个 |
|
消防扳手 |
应急物质储备库 |
备用 |
灭火 |
20个 |
|
消防水带接扣 |
应急物质储备库 |
备用 |
灭火 |
20副 |
|
消防锨 |
应急物质储备库 |
备用 |
灭火 |
10把 |
|
消防水炮 |
应急物质储备库 |
备用 |
灭火 |
2台 |
|
灭火器(8kg) |
应急物质储备库 |
备用 |
灭火 |
10具 |
|
灭火器(4kg) |
应急物质储备库 |
备用 |
灭火 |
2具 |
|
灭火器(2kg) |
应急物质储备库 |
备用 |
灭火 |
2具 |
|
消防斧 |
应急物质储备库 |
备用 |
灭火 |
2把 |
|
消防钳 |
应急物质储备库 |
备用 |
灭火 |
2把 |
|
军用水壶 |
应急物质储备库 |
备用 |
喝水 |
20个 |
|
军用被 |
应急物质储备库 |
备用 |
保暖 |
20床 |
|
安全绳 |
应急物质储备库 |
备用 |
安全防护 |
2条 |
|
安全带 |
应急物质储备库 |
备用 |
安全防护 |
2副 |
|
铁镐 |
应急物质储备库 |
备用 |
刨地 |
2把 |
|
应急灯 |
应急物质储备库 |
备用 |
照明 |
2个 |
|
消毒液 |
应急物质储备库 |
备用 |
消毒 |
2瓶 |
|
消毒粉 |
应急物质储备库 |
备用 |
消毒 |
1袋 |
|
正压式呼吸器 |
应急物质储备库 |
备用 |
呼吸 |
2个 |
|
防毒面具 |
应急物质储备库 |
备用 |
呼吸 |
2副 |
|
应急药箱 |
应急物质储备库 |
备用 |
应急救护 |
1个 |
|
复合气体报警『仪 |
应急物质储备库 |
备用 |
监测气体 |
2台 |
|
应急领导通讯录见表8-2
表8-2 应急领导通讯录表
应急小⊙组内职务 |
姓名 |
公司职务 |
联系电话 |
备注 |
组长 |
孙晋湘 |
总经理 |
|
|
副组长 |
姚民利 |
副总经理 |
|
|
张廷 |
副总经理 |
|
|
张锡明 |
副总经理 |
|
|
张裕东 |
副总经理 |
|
|
孙晋杰 |
副总经理 |
|
|
组员 |
赵刚 |
计调部经理 |
|
|
李志强 |
质检部经理 |
|
|
刘运坤 |
技术部经理 |
|
|
岳振邦 |
人事企管部经理 |
|
|
孟祥伟 |
净水厂经理 |
|
|
曹继祥 |
安保部经理 |
|
|
田士刚 |
办公室经理 |
|
|
庄寿伟 |
生产一部经理 |
|
|
郑云 |
生产二部经理 |
|
|
金开田 |
设备部经理 |
|
|
刘言龙 |
热电部经理 |
|
|
丁星鹏 |
淀粉车间经理 |
|
|
张夫迎 |
仓储部经︼理 |
|
|
火警:119 急救中心:120
山亭区人民医院:0632-8833111 山亭区消防大队:0632-8821119
山亭区环保局:0632-8811930 枣庄市环保局:0632-3312294
8.5 演习演练
为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系统性、实战性和有效性,公司应急领导组要定期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演习演练工作,检验和强化应急准备、协调和响应能力,并对演习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估,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因事故或意外性事件等因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或破☆坏,公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受到危∩害或威胁的紧急情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为确保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降低环境污染,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预先制定的计划或方案。
演习演练,是指为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演习演练及发生的趋势、特点和本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等情况,净水厂负责对本预案适时进行修改完善,并经公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执行。
本预案由公司净水厂负责解释。
应急处理程序图见附图8
|